📚 成员
涂林源于学习小组,但是却远远超出学习。初中三年,涂林人来人往,但是最坚定的成员们留到了最后。介绍一下吧!
💥 小丽
首先,小丽是男的。
🤔 那为啥叫小丽?
因为某次数学作业中有小明和小丽两个人物,如果以小明的情况设未知数解方程会很方便,但是小丽却用了小丽,初一的数学老师胡姐就说:「你是小丽啊?!」故得名。
小丽是一个带有稚气的初中生,他的行为有时候在别人眼中十分可爱,但是时间久了,就会发现他在关键时刻一点也不幼稚,反而有很好的反应力。
小丽很喜欢化学实验。具体表现在他将具有危险性的化学品,例如浓硫酸、硝酸、硝化甘油、氢氧化钠等等化学品带入教室1,部分甚至是他自制的。其中氢氧化钠、硫酸铜和硝化甘油都利用教室的高度进行了试验。2
💡 什么叫利用教室高度?准确来说是从五楼丢下去。
九龙湖的鱼:「你 TM 我 ^&%^$^%……」
当然小丽的物理学也没落下。通过巧妙使用吸管、粉笔等,他制造了极具侮辱性的「化学炸弹」;利用食堂卖的豆浆袋子3,他在全校多地(包括初一时班委会开会场所)进行了「核试验」。前者后来还被装载在了纸飞机上,从五楼(还是那个五楼……)丢下去(「轰炸」)。
另外,小丽还创作了相当多的圆规文,详见档案中的小丽部分。
小丽这种奇葩的行为,被其他涂林成员概括为丽谱。由此还引申出物丽学、丽学等等名词。
初中毕业后,小丽遗憾地进入了汉中~~称王~~,没能和在月子中心和另外几个涂林人继续丽谱。
❌ 徐贼
📢 进来先喊:叉!!!
徐贼是涂林的另一个核心人物,他与班长从初二起就是同桌,因此互相~~攻击~~友好协作,搞了很多丽谱的事情。
徐贼看起来比较憨厚(胖乎乎的,走路速度慢,说话不紧不慢),但是他的理科非常强,甚至很会做手工(很细心),班长经常和他对答案,发现自己错了一大堆计算。当然,做了两年同桌,徐贼和班长开始互相叉(「叉」是涂林的一个丽谱说法,请看班长部分的介绍),写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,但是很可惜,班长没能把它们保存下来。
徐贼之所以叫徐贼,是因为他的真名后两个字连读很像「贼」,因此得名。由此引申出了「贼」(单位,等于一米每秒),接近于他的走路速度(只要不是去食堂)。徐贼很会吹单簧管,得名「大黄狗」。
徐贼的丽谱并不体现在特别的行为上,而是他平常的表现中。本蛾子(作者,也就是班长)很难写清楚他的丽谱到底如何体现,也许非得您亲自去看看才知道了。
举几个例子:
🐑 徐贼圈事件:
徐贼和班长初三时,写《中考指要》,其中有一道数学题是关于羊圈的。本来俩人就很喜欢将动物的名字改为对方的名字(「BZ」和「XZ」)4,因此班长将他的题干中所有「羊」改为了「XZ」。
尽管徐贼很生气,但这件事还算常见,就没有多管。谁知涛妈(数学老师)第二天评讲时,在班长不知道的时候将作业拿上去当样板,于是「徐贼圈」公之于世,幸好包括涛妈在内的多数同学没注意到。
❌ BZX:
徐贼在一次考试前,将「班长叉」写到了学校里树的树叶上。他经常这么干,这次没想到押中了题目,语文作文竟然提到了「在树叶上记录年华」。
当然徐贼不仅仅在树叶上写,还在作业、砖头、纸片、黑板等等地方写,写完了让班长找,一个一个擦掉。甚至徐贼打印了一整页,总计 300 多个,在旅游的时候一路散播到各地……作为回应,班长打印了正反总共 3000 个,藏在了学校各地,还放到了徐贼的桌洞里,还用 Anycast 在网络上把徐贼叉散布到世界各地。